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新闻图片需要新闻价值与视觉形象相结合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8-3-10 14:00:58 人气: 标签:新闻图片要求

  新闻图片作为新闻传媒手段之一.以其所具有的可视形象信息而受到受众的青睐。新闻图片有着“新闻”和“形象”的双重属性。要让一幅 (组) 新闻图片使读者从中获取一种信息.同时又得到某种程度的审美享受。因此,如何将新闻摄影过程中的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成功结合,合理运用新闻图片更好的营造出、新视觉美感,成为摄影记者和版面和新研究的重要课题。

  正确理解和处理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的关系,提高画面的形象表现力, 准确表达新闻内容的生动瞬间, 是摄影记者追求的境界。形象价值是指照片画面所蕴含的形象语言。如果画面处理得当, 形象逼真、传神, 在报道事件的具体细节上能把握点睛之处, 那么这幅新闻图片就有了较高的形象价值, 反之就失去了图片报道的形象价值。一些摄影记者和基层通讯员由于对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概念理解的不够深入, 往往会陷入两个误区: 一是认为只要新闻题材好就能发稿, 画面好不好无所谓, 在这种错误观念指导下的拍摄, 往往是匆匆赶到现场, 不通过观察、思考, 就盲目地拍摄, 一拍了事; 二是将形象价值误认为艺术价值, 单纯地去追求画面的美感, 不注意抓取能交代新闻事件具体形象的典型瞬间,画面缺少信息元素,拍出来的新闻图片苍白无力。

  要想拍出一张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图片, 首先要在提高摄影记者的自身上下功夫, 真正把握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的辩证关系。遇到新闻事件, 不是盲目地去拍摄, 而是积极主动地调动对新闻事件的、认识, 把握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用心、用脑地去拍出令人拍案叫绝、耳目一新的新闻图片。目前,从中国石化新闻图片网传来的新闻图片来看,总体水平保持平稳,摄影技能没有大的突破。

  画面单一,缺少新闻元素,构图不够美观,很多新闻图片仍然没有突破十种模式。这十种模式被诊断为“十景病”:报道石油勘探就是“井台鏖战”报道石化生产就是“检修突击”报道工程建设就是“高塔吊装”报道安全工作就是“消防演习”报道技术进步就是“屏幕操作”报道就是“小瓶取水”报道开拓市场就是“操枪加油”“红帽耸立”报道加强管理就是“领导特写”“围坐学习”等等。只要看到这些画面,就知道是石油石化行业的新闻摄影;只要谈起石油石化的新闻摄影,就会想到这些画面。这种程式化、模式化、雷的倾向不仅使生动活泼的新闻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毫无特色,毫无生气,而且严重影响了从微观信息中开掘独特的具有宏观价值的新闻。创新图片报道面对许多新课题,需要用新的、新的实践去解决新问题。只要真正让新闻性、真实性、艺术性兼备的好图片在新闻报道中挑大梁、唱主角,就一定会更好地提高中国石化报办报质量和水平。

  摄影技术在不断发展,拍摄方法和拍摄角度也在不断创新。摄影诞生之初,任意一张照片都可以令读者震撼,但随着机的普及,尤其是数码摄影的推广,受众对摄影影像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也日益提高。《中国石化报》版面上每期要采用近20幅新闻图片,基层企业工作和生产装置为一种固有的模式,有些事件被广泛报道,拍出来的新闻难免有画面雷同的现象,但摄影记者还是应该尽量想想,有没有新的、富有创造性的可拍的可能性。2016年10月8日,我在供水管理处采访他们承揽的南水北调外部市场就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一改以往机器加人的思维模式,在油田供水员工新的工作岗位上拍摄到了人与新岗位和当地生活融为一体的画面(见图1)。好的新闻图片可以看出摄影记者的努力,缺乏基本功、不动脑筋是拍不出好新闻图片的。想一想吧,如果文字记者随便拿一个小数码相机就可以拍出好照片来,那还要专职摄影记者干什么?所以摄影记者要在综合素质提升上下功夫,在图片新闻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两者之间转变思想观念,勇于探索创新拍摄手法。

  供水管理处积极转变观念,努力拓展市场,依靠过硬技术承揽了华电科工集团南水北调濮阳三水厂水务运维工作,为居民日供水12万立方米,确保了濮阳市区和油城30多万居民的平稳优质供水。图为10月8日,岗位工人对饮用水处理系统进行巡检。 本报记者 胡庆明摄

  摄影图片之所以被称为图片,关键在于它是“图”,它是依靠视觉形象说话的。完美的视觉效果是摄影技术与新闻的有效融合。现在的图片存在的问题是角度单一、不远不近、不浓不淡、不深不浅、千“片”一律。角度新颖、独特是摄影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2012年6月,我到中国石化十年对口扶贫湖南凤凰县采访,10年间,中石化先后投入2000万元新建、维修村级公40条,全长161.88公里,受益群众4万余人。中石化投入680万元修建的“千麻公”,解决了凤凰县最贫困地区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还促进了古苗寨旅游的发展,沿线古老的苗族村寨,的民族风情,自然的山水风景已成为当今凤凰旅游热点,年旅游人次达20万以上,旅游收入400多万元,帮扶种植的“红心猕猴桃”敲开了村民致富大门(见图2)。摄影时的距离、方向和高度,反映出拍摄者观察事物的角度,折射出拍摄者思想内涵的深与浅、兴趣爱好的广与狭、审美能力的强与弱。摄影属瞬间艺术的特点,的是记者刹那间的判断,不假思索地按快门培养不出好记者。既然用相机表述新闻,摄影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就一定要掌握。因此,摄影记者仅仅熟练掌握摄影技术是不够的,还要千方百计增强新闻与艺术美感,要围绕集团公司中心工作,关注企业责任、贴近群众,去拍时代发展的新成就,去拍身边发生的新变化,去拍企业的新风貌,使拍出的照片让人感到有闪光点、有兴奋点、有新亮点,从而增强新闻图片的可看性、耐看性,做到“一图胜千言”,让人过目不忘。

  2012年6月19日,湖南凤凰县苗家妇女在收获丰收“红心猕猴桃”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中石化按照“资金进村到户,集中连片开发,突出区域特色,形成规模经济,帮助农民致富”的思,投入资金290万元,帮助农户发展种养业,先后开发种植了核桃、板栗、爱宕梨、大枣、金银花、猕猴桃等农特优产品,以及猪、羊等养殖项目,促进了农民增收。十年扶贫,十年帮扶情。时至今日,落后山村已变成美丽家园,梦想变成现实,凤凰人民的幸福之将继续在中国石化集团的帮持下,绽放出更加鲜艳的幸福之花。本报记者 胡庆明 摄

  新闻摄影所报道的内容,必须具备新闻的价值,同时应注重内部形式和外部形式。完美的视觉效果是摄影技术与新闻摄影的有效融合。精品新闻图片的新闻价值应该更重大,立意应该更加深远。新闻摄影是对“瞬间精彩典型形象”的记录,却并不是“有图必录”,要达到立意深远的境地,就要做到“形在画中,意在画外”,摄影者要增强“底气”、开阔“眼界”和提高“学养”,时刻用心和及时捕捉最具典型性的精彩一瞬,来表现时代主题、反映人物特征、突出事件本质(见图3)。

  2016年5月30日,天然气分公司川气东送管道分公司金坛储气库压缩机启动,茅资1井、J103井正式投产注气,标志着中国石化首座盐穴地下储气库一期工程投产运行。地处江苏常州境内的金坛储气库是川气东送管道的重要配套工程,主要用于在用气低谷时储存川气东送管道富裕天然气,用气高峰时将储存天然气补充到管道系统为用户供气,达到为苏、浙、沪两省一市用气进行季节调峰和应调峰急目的。该储气库设计储气井36口,总库容为11.79亿立方米,设计最大日注气规模为450万立方米,最大日调峰供气规模达600万立方米。本报记者 胡庆明摄

  摄影是视觉艺术,形象是摄影的表达工具。在新闻摄影活动中,怎样正确把握形象表现手段,是一个传统研究课题。从现代学角度来看,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应当服从于新闻信息传递的总体思,同时,对于新闻素材形象价值的发现,恰当的摄影语言选择,以及如何使新闻摄影作品具有现场目击感、瞬间魅力和视觉冲击力,都是新闻摄影从理论到实践需要认真加以探讨的。一幅(组)好的图片,要尽可能清晰明了地反映新闻对象的“5个W”,最大限度地追求新闻摄影报道的信息含量(见图4)。要讲究细节的表现,用细节去塑造形象,扩大新闻摄影报道面,无论是典型宣传、经济宣传,还是主题宣传,都要有思想、有人物、有故事、有细节。一些优秀的摄影记者可能没有学过哲学,但我们可设想,如果他的摄影活动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他的摄影活动就会产生佳作;反之,则会产生败笔。可以肯定的是,没有理论的支持总归是不能长久的。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摄影活动会失去发展的原动力,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正确的理论支持,有的人只能一生跟在别人后面,无法使自身的摄影得到。根据我的经验,要想成为优秀的新闻摄影工作者,必须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学习哲学,学习,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已的头脑,让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2016年6月19日,在王府井步行街举办的第七届“低碳发展、绿色生活”公益展上,镇海炼化白鹭与石化和谐共处的画面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展览现场展示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1号生物航煤、中国首个投入商业开发的涪陵页岩气田、油田企业绿色生态与油气生产并重等内容的摄影作品,从多角度反映了中国石化转型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取得的创新。据悉,此次展览6月16日开展,为期两周时间,主题为“拥抱低碳+”,观众通过现场互动,感受社会为“回归生活本色”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本报记者 胡庆明 摄

  观一目了然的新闻图片我们需要,含蓄有内涵的新闻图片我们也需要。虚实相间是中华民族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新闻图片也要追求虚实相间,要主次分明、突出主体、烘托氛围,增强新闻图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美学层面上,新闻照片的视觉构成是否有趣、照片是否具有冲击力、视觉构成是否有利于传达新闻信息,是摄影记者必须考虑的(见图5)。现代电脑技术与设计,也可融于新闻图片中以增强报道的直观性。力求内容要有新意,画面要有美感,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以满足广大读者的审美需求。

  作为中国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 中国石化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旨在治理大气污染的油口质量升级工作。概括地讲,过去10年,中国石化在炼油板块累计投入2000亿元用于成品油质量升级,用10多年走完了国家二三十年的油口升级。2009年8月2日,中国石化山东泰安油库成品油储油罐与池塘荷叶交相辉映。本报记者 胡庆明 摄

  新闻摄影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与传情。新闻摄影应该具有情感的感染力,也就是说,要想让照片打动读者,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就必须具有情感力量,以情动人(见图6)!要定格最佳的一瞬间,只有用真情触动快门,自己才会先被,拍出来的画面才有情感力量,才能打动读者。图片是版面中最具强势的视觉对象,能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心灵上的。新闻摄影就是以情感人,这种情感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是通过情感来表达一种感受,反映拍摄者与被摄者真实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思考用真情和手中的镜头去人们的喜怒哀乐,拍出人的真情实感,用浓浓的人情味去激励、震撼读者的心灵,去捕捉最能打动的瞬间情感细节,然后将渗透着被摄者情感的悲欢给读者。这样的图片才能动弦,感人肺腑,给读者亲临现场的真实感,收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新闻摄影求“活”的实质就是求情。长期以来,我们上普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大部分新闻照片不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究其原因,就是许多照片缺乏情感信息。显得“无情”!所以不能在读者中产生感情轰鸣,也就无法吸引读者来阅读它。直到今天,许多摄影人仍然存在着一个思想误区,就是只关心新闻题材的价值,而忽视人物在其中的情感因素。

  2016年 10月8日,供水管理处承揽南水北调项目的濮阳三水厂引丹水项目负责人孙在与女儿辞别,女儿宁宁哭着不让爸爸离开。2016年,供水管理处转型发展,凭着濮阳三水厂的南水北调水务运维服务品牌,成功拿下遍布8个省(市)的水务运维项目,成功与中国华电科工集团签订框架合同,中原供水人迎来“寒冬期”供水发展的勃勃生机,这里面技术专家孙付出了艰辛的汗水。本报记者 胡庆明 摄

  总之,做为中国石化报一名新闻摄影记者不同于一般业余爱好者和影室里的摄影师,要出好的作品,出精品必须打破老套、陈旧、落伍的思维定式,紧紧围绕自己的功能, 合理处理好新闻摄影的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关系,在创新观念、创新思、创新手法上下功夫,让图片新闻真正发挥其宣传政策、记录历史、报道新闻、传递信息的作用。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