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未来科学大颁盛典网易独家间里,网易科技独家采访了上达资本创始人和管理合伙人,未来论坛理事孟亮。 孟亮表示过去崇尚科学是崇尚获得它的结果,获得知识,因为那个年代知识匮乏,所以我们强调“学了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今天不一样,今天知识是无处不在的,获取知识已经不是能力了,而是回到科学本质,格物能力、推延能力。 “人工智能已经有了学习能力,我们创始人绝大部分是50后、60后,我们关心下一代,如果你现在没有培养推究事物的能力,那人类怎么可能打得过人工智能?因为找答案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就是背景,为什么今天社会必须崇尚科学的原因。”孟亮表示。 杨霞清:接下来来到网易演播间的是孟亮先生,孟亮先生是上达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也是未来论坛的理事。孟总,我知道您原来是做投行的,也做过特别多大的并购案,一直在投资圈,您成为未来论坛理事,进入科学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初心呢? 孟亮: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回到两年前,我们一共有29位理事,其中大概一半人是企业家、创业者,另外一半人是投资人。大家交流过去时都觉得从小我们都是从学数理化开始的,包括我1990年去美国留学时,我的第一个专业是数学,但走着走着没有做成科学家,反而都了各自不同的道,创业、企业家和投资人。两年前我们走在一起创立未来论坛,主要的目的就是觉得在今天的社会可能比过去更是这样,需要有一个公益平台来科学,彰显科学家。 这并不仅仅是我们一圆科学家之梦,更重要的是今天的社会跟以前是不一样的(以前也崇尚科学),我们看“科学”一词,它的历史翻译就说明了今天为什么崇尚科学比过去更有意义。 因为Science是从Ligthing过来的,为什么叫“赛先生”,它的直译实际上是“知识”的意思,中国科学真正是从日本明治维新的时候,因为日本接触了自然科学,他们就把它翻译成“分科的学问”,所以就变成“科学”了,但这个翻译远远没有我们自己的祖先徐光启先生(17世纪初期)的翻译更准确,他是最早在中国把科学翻译成“格致学”的,格物致知,这是很准确的,格物是推延事物的能力,致知才是获得知识的能力,过去我们崇尚科学是崇尚获得它的结果,获得知识,因为那个年代知识匮乏,所以我们强调“学了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因为我们要知识,有了知识就能有本领,有了本领才能找一条谋生之,所以走着走着我们就了一条谋生之。 但今天不一样,今天知识是无处不在的,今天谷歌和YouTube都是全世界最大的教育机构,获取知识已经不是真正的能力了,获取知识已经不是能力了,回到科学本质,格物能力、推延能力。人工智能已经有了学习能力,我们创始人绝大部分是50后、60后,我们关心下一代,如果你现在没有培养推究事物的能力,那人类怎么可能打得过人工智能?因为找答案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就是背景,为什么今天社会必须崇尚科学(的原因)。 孟亮:很有意思,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看的科学书籍是《十万个为什么》,但我们往往关心《十万个为什么》的答案是什么,所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背,但今天你只要上网,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很多答案,但你怎么知道它是对的、怎么知道它是错的,那就是推究能力、格物能力。 杨霞清: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投资人、企业家,包括我们的老板丁磊都在推动科学成为新的时尚,让科学流行起来,让科学回到中央,这对中国发展、对产业发展都常有意义的,谈到您的本行,作为投资人,上达资本主要关注的领域是哪些?您自己主要会投资哪些项目? 孟亮:我们作为过去十来年在中国投资,和中国的基本面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看很简单的倒三角,这个倒三角是过去30年的“一胎政策”引发出来的中国现在的人口结构,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间是父母,最后是一个孩子,“421”的结构,倒。 而且这个倒不断往上走,什么意思?他的收入提高了、他的消费能力提高了,你仔细分析这个倒的机会在什么地方?也就是我们过去十几年一直在看的,而且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最上层的、最宽的那四个人,我们以前说是老人,但按照现在联合国的定义他们都是“中年人”。 孟亮:(笑)您讲得一点没错,这四个人最关心的是什么,刚才您和科学家说,我也在听,就是讲到生命延续,我要健康、要活得更长,所以从医疗设备、医药、医疗服务方面,这是这四个人最关心的问题,所以这方面是大方向,而科技会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什么我们非常推崇?人是需要这个的,特别是这“四个人”,他希望活得越来越长、活得越来越健康。 再看下面一层,更重要,因为有六个“中产阶级”,长辈,房子有了,也有一定收入,只有这么一个孩子,那你能为这个孩子做什么呢?教育,你希望这个孩子健康,希望这个孩子快乐,希望这个孩子学到很多知识,这就是为什么连奥数都有无数人排队去上的原因,每个人都希望这个七个人的家庭里,这个孩子未来前途,如何正确引导、正确教育孩子,这是我们作为投资人很大的关注。 中间我们也没有忘记,中间是现在消费最踊跃、最活跃的阶层,要么是结婚、要么没结婚,叫中青年吧,或者说青年,这里面有很多,主要的主题是他追求的东西跟以前不一样,以前是吃得饱、穿得暖、有份工作,现在不是,在社会经济状态达到一定程度时,人的需求不是吃得饱,而是吃得好,不是喝得饱,而是喝得好,怎么把东西做得更有食欲、更健康,所谓,这常重要的,怎样改善中间这个人对美生的需求,也就是消费升级,实际上你看“倒三角”抓住这主线,有很多东西可以投。 所以我们现在投资的方向就是看这主线,有科技在里面做一把推动力,能够让这些东西实现,这就是我们未来投资的方向。 杨霞清:包括消费、物质消费都更美好。教育这块,我们知道您投了红黄蓝,而且红黄蓝还上市了。 杨霞清:这三大领域其实很多投资机构都在看,您觉得具体来讲现在的青少年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红黄蓝是幼教,还有很多线上教育,包括各种模式的,您怎么看教育领域呢? 孟亮:实际上我们在教育领域看了很多方面,为什么选择从幼教出发,主要原因是刚才我讲的一胎政策造成的影响,一个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因为我们以前长大都是有兄弟姐妹的,我们在打架当中、争吵当中,在跟自己兄弟姐妹(相处)的过程中已会了团队,如何别人、理解别人,这就是所谓沟通的方式。但对于单一的孩子来说,当他第一天进入幼儿园,他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不是以我为中心了,原来还有这么多人也可以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所以很小的时候,0到6岁是比较能够塑造孩子的阶段,他的压力还没有那么大,还没有到应试(的程度),我看有些家长说现在就要去读奥数,给他很多压力,我们觉得未来对于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有作用),这跟科学有关,科学就是希望把他们的奇思妙想在未来变成现实,通过关心孩子的发展,把他引到真正的道上,我认为幼教常重要的,孩子到幼儿园不仅仅是为了不着凉、吃得好一点,或者就是为了读英文、学多少字,已经不是这么简单的幼教了,幼教不仅从智商方面,还有从情商方面,培养方面比较健康的孩子。 孟亮:这并不代表其它教育不重要,K12教育也非常重要,但它们的应试压力可能更重一些,所以网上培训很多,因为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我们的立足点是从幼教开始,但其它方面也有看,关键是符合一定的,能让这个孩子变得更好,更适应未来的社会,我还是那句话,未来社会不是教你如何解答案,解答案已经不重要了,答案无处不在,未来社会是要教你如何问问题,问什么问题,问对问题,这是最关键的能力。 杨霞清:刚才我们谈到您主要投资的领域投资阶段,还有你们对很多创业公司的要求、需求是不是也可以分享一下? 孟亮:我们投的很多行业并不是特别早期的,我们有一部分投早期的跟现在所谓TMT里投的不太一样,在国内很多TMT投资项目更是在应用方面、效率提高方面、平台化方面,真正在科技方面也有,但为数不多,未来这方面会多很多。 所以现在我们投的主要关注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后期一些的,如何通过从上、管理上引进一些新的技术加在传统行业上,比如我们投早教,常传统的,但传统行业不代表科技不能注入,有很多东西可以加进去。 我们也投医院,包括腾讯、阿里(都开始进入),一个传统行业加入科技,能让这个传统行业做得更好,这是我们在未来非常关心关注的趋势。 杨霞清:其实在整个中国来讲,资本在推动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上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刚开始创业者没有钱启动,有了资本注入,他能够很快在这个领域开展。 孟亮:是的,我觉得高端科学很多培育并不能靠财务推动或资本推动,非常重要,基本是不求回报的,作为财务投资人,PE也好、VC也好,他是要实现的,科学是没有实现的,真正要靠资本推动基础科学的是不可能的。 孟亮:你说互联网哪里来的?互联网不是社会资本搞出来的,是美方搞出来的,现在我住在,也开始关心,中国实际上在基础科学的投入上常大的,这是我们过去这些年做得非常好的地方,但如何做得更好,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之间,我们如果能够成为一个桥梁,已经是很好的,但最基础的科学还是需要一个不求回报的投资人。 孟亮:应该这么说,或者是捐献基金。为什么未来论坛是公益平台?就是我们有很多非常好的捐赠人,每一年能够来彰显我们科学委员会评出来的科学家,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推动力,什么是不求回报?不求回报,慈善机构不求回报,公益组织不求回报,这些的作用非常重要,国人对科学家的尊重、对科学崇尚的整个氛围常非常重要的。 杨霞清: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公益组织和民间组织对科学(的投入),像丁磊、像马化腾这样拿出时间、拿出钱来推动科学普及,让科学流行,这是很欣喜的一个现象。 孟亮:因为这是不能以回报计算的,我跟沈南鹏先生共同捐助了中国情商基金,(沈南鹏)是最著名的VC投资人,如果这样的投资求回报,他永远是看不到回报的,所以我跟他一起说作为公益来共同捐赠一个(项目),引进一个情商模式,(引进)情商教育的方法,为大家做一些事情,这实际上也是科学,不是我们讲的所谓基础科学,物理、生物等,但这也是科学的一种。
|